找到相关内容941篇,用时16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念佛得超觉

      一个人想由平凡者变成超觉,并非完全不可能,坦白的说,若人人努力精进,只是迟早的问题,迟者宿世业重,根基较钝,早者,根基深厚,缘分较重,有许多人对神明无法起一丝信仰的心,那是他的前生,根本从未接触过神明,毫无这方面的缘分,因是无缘,故无兴趣,就算有机缘,也不可能去重视。   净土传曰:“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大愿船,泛生死海,就在娑婆世界,呼引众生……佛能度一切众生,不能度一切...

    佚名

    |念佛|感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1/2311319685.html
  • 首套《心经匾》可遇不可求的传家之宝

    制作工艺,用微雕、机械重力压铸、高保真技术制作,永久保存达到永不变色;黄金背景数码微雕图景为“海天佛国”,观音菩萨龙显现于观音道场--普陀山佛国,观音菩萨佛光普照,神圣庄严,令人恩泽佛法,赏心悦目!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传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7/08185810402.html
  • 无上大宝恩师能海老法师德行实纪(1)

    与尼泊尔印度毗连,所传释迦如来一代教法,最为完整,且经过藏地历代祖师大德,结合教宗,显密总持,尤其最为难得无上者为贤慧普闻第二法王宗喀巴大师,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现身,总摄释迦如来所说根本菩萨、无上乘一代时教,全部精义,及各大菩萨与历代祖师所作各种论著,融会贯通,显密结合,集过去各宗之所长,补近代各宗之所缺,创著精密法要,安排学修次第,主要如菩提道次第,密宗道次第及其他经律论著述,特别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4146056.html
  • 灯前禅影(十三)

    二者向理心,谓厌恶生死,以求涅槃,趣向寂静,名声闻心也。”这是指修声闻的行者说,与《楞伽经》“四种禅”的第一种“愚夫所行禅”近似。“三者入理心,谓虽复断障显理,能所未亡,是菩萨心也。”这是指修菩萨的...第一。教授法时,心不起处是也。此法超度三,越过十地,究竟佛果处,只可默心自知。无心养神,无念安身,……拟作佛者,先学安心。”由此可见求那跋陀罗是把《楞伽经》的教法,视为“超度三,越过十地”的顿教法...

    王开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0447137.html
  • 世出世间孝道之比较

    何以酬父母的大德呢!真能报父母的恩德,要在自己道业成就,度脱父母超越苦海,转生乐土,才算是永固的彻底的孝。   又佛教的孝道,亦可说为三种:一、人天的孝道,注重孝养父母现生的福报。二、小乘人的孝道,度亲族脱离苦海。三、菩萨的孝道,普度一切众生(包括三世父母在内),离苦得乐,同成佛道。这样比较一下:世间人的孝道,是狭义的,现世的,短视的,暂时的,不彻底的,如不善游水的儿子,想救沉溺中的父母,力...

    竺摩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2247315.html
  • 究竟论

    ,因为是自发的独力的证果,所以名为独觉种性,或叫决定独觉性。菩萨种性的有情,因为具有我法二空的无漏智种,所以修道的结果,不特可以断烦恼障,且可断所知障,不特能悟我空理,且亦能证法空理,因此,是决定可以达于最高佛果的,所以名为菩萨种性,或叫决定大乘种性。如再以因果说,因位名菩萨,果位则名佛。不定种性,具有菩萨的无漏种以及声闻缘觉的无漏种。这类有情,开始按照佛法修行的时候,是不能决定他证到什么果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4454823.html
  • 何谓“大乘”?何谓“小乘”?

    对于根器深厚而有悲愿化世的听众,便是菩萨的大乘。   事实上,佛法共分五:人、天、声闻、独觉菩萨。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,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,综合五戒十善,称人天道;声闻是由于听法修行而解脱...指载人用的车子。佛教用车子载人来比喻佛法能够使人超脱生死轮回,往生西方极乐净土。小乘佛教偏重于个人解脱,认为佛只有一个即释迦牟尼佛,修佛的目的是“灰身灭志”,以获得阿罗汉为最高追求。与小乘佛教相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2155787.html
  • 见修行果差别·共因

    入解脱圣谛之门;菩萨虽依不可思议解脱之行,然因未依金刚甚深义,是故亦不能遍证实性。   前者(指小乘)摄声闻与缘觉(辟支佛)。   ◇ 声闻   今以三门解说声闻:体性、词义及判别。 ...缘起知如幻 无障洞知色有法  自证本觉不从师 具如意乐趣觉地   ◇ 菩萨   因最上即菩萨,今以二门解说:其优胜于小乘之处、及此殊胜之特质。   一、(菩萨)优胜处,在于具大般若智以...

    敦珠宁波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85957211.html
  • 从小乘到大乘--佛教的世俗历程

    来说,小乘最重要的是个人努力。大乘的意思是“大车辆”,是相对于小乘教唯求自度而力求度无数人的车辆,大乘还有一个名字叫菩萨,即大乘最高的境界是修成菩萨菩萨的定义中有很大一部分是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”,从胸怀来说,这种教义自然是更贴近众生的。但这种教义中,这个度是一种外延性的行为,众生可以依凭伟大的菩萨之力来得到救赎,却可以放弃自己的努力。佛陀创教的时候,讲求个“因果报应”,也就是要将其作为道德律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4157977.html
  • 慧炬答问

    生灭四谛。无生四谛为通教所说,谓三行人根利者,用体空观体达五阴诸法,当体即空,非实生实灭,生灭即无生灭,故云无生四谛。无作四谛为圆教所说,谓大乘菩萨圆观诸法事事即理,无有造作,故云阴入皆如,无苦可舍...云:兔马象三兽渡河;羊鹿牛三车并宅,如何解?  答:①三兽渡河系譬喻语。渡河时兔足在水上,譬声闻行人悟道最浅;马足没于水中,譬缘觉悟道稍胜;象身高大,足抵水底,以譬菩萨悟道最深。三之人,虽然同...

    圣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3964938.html